[分享] 「飽和潛水簡介」與歷史上第一個「商業飽和潛水」
1965年Westinghouse Underseas Division 公司,面臨到世界上第一個可能的商業飽和潛水案子:史密斯山水壩(Smith Mountain Dam)。該霸為阿帕拉契電力公司(Appalachian Power Company)所屬產業,啟用時由於強大的水流,將長140英尺、高200英尺的攔污柵沖進渦輪中。
要將攔污柵移除只有兩種方式:
a. 漏光水庫蓄了兩年的水,排除障礙後需兩年後才能啟用。
b. 找潛水員下去切割排除,計算總計800潛水工時,空氣潛水該深度一次僅能待30分鐘。
所以飽和潛水似乎成為該工程的最佳解法,即便當時除了海軍外還未有商業潛水實際操作過!
要聊飽和潛水,就要先簡單介紹“減壓”&“飽和潛水“的定義。首先,我們知道潛水時承受的水壓,會使惰性氣體溶解在體內,如果不按規程減壓,惰性氣體將在潛水員的關節或身體組織中形成氣泡,會造成輕微至嚴重的減壓病,甚至會有致命危險。
二戰前後,美國海軍、英國皇家潛水隊(以及陸續組造潛水艇的各國),陸續發現人如果在高壓下逗留一定時間,其組織裡滲入的氣體就會達到飽和程度。只要壓力不變,即使再增加停留的時間,血液和組織里的氣體含量也不會改變。如果溶解量達到一定極限,不再增加,其減壓時間也可始終保持不變。
根據這一發現,潛水員在海洋的某個深度工作一段時間後,不必匆忙回到海面上來減壓,他可以繼續在海中呆下去,直到工作幹完後再返回海面,進行一次減壓就行了。這種潛水方法,就叫做"飽和潛水"。飽和潛水使潛水作業時間大大增加了,潛水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1. 在美國,第一次氦氣潛水實際應用是在著名的SS-192(Squalus潛水艇)軍事救援上。從243英尺深的海底,使用潛水員以及潛水鐘,救出33名倖存船員
2. 1961年,哈佛大學航太物理畢業生Alan Krasberg在自家地下室 close circuit mixed-gas rebreather。他隨後在美國海軍的引薦下,加入Westinghouse Underseas Division 並簽5年合約。
3. Krasberg針對史密斯山水壩改造並發明了『Cachalot Bell system』(圖三,Cachalot為法文的抹香鯨),該潛水鐘系統屬於甲板加壓艙系統。搭配甲板的壓力艙、潛水鐘,讓潛水員可以在岸上時即到達200英尺的壓力深度。該工程由於水溫約5度左右,也使用當時幾乎沒有人使用的Hot water suit。
4. 該工程潛水員每五天換班、休息、用餐、睡覺,都會上到甲板加壓艙內。食物與必需品或是垃圾、排泄物,則由外部人員利用最外部的加壓艙壓力平衡後取出。
5. 由於使用混合氣體,Krasberg依照美國海軍的潛水表時。工程初期潛水員有些微的減壓症狀,經過延長減壓時間後即改善。
6. 該工程成功將原本兩年的工程最終縮短為三個月內完工。之後飽和潛水陸續被用在墨西哥灣、英國北海、中東等地。
7. Alan Krasberg(圖四)在14歲時即組裝自己的rebreather,並於之後取得rebreather系統專利外(surface loop)、創辦General Diving Service(後轉賣給DiveX),他也同時是Kirby Morgan潛水帽17a共同改良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