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商用潛水備用氣瓶怎麼選?(簡易計算)
針對內陸inshore-air diving的商業潛水,備用氣瓶有好幾種形式,最常見的是surface supplies diver 的AL80 備用(圖一,潛潛水鐘則在鐘內配置)、或是Scuba作業時在AL80/AL100外的pony小氣瓶(圖二)。
不管是何種備用氣源,對於潛水員應該關心的是「到底主氣源出問題時,備用氣瓶能不能讓我安全回到水面?」,選用正確體積的氣瓶,更顯重要。
計算其實很簡單,只需要知道陸上呼吸量SAC(surface air consumption),以及最大預計到達深度(Max depth),並估算每個上升階段消耗氣體量,即可從備用氣瓶體積壓力換算是否足夠。
真實的陸上呼吸量怎麼知道?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同一深度潛水一定時間並自行換算平均。一般來說,正常成人靜下來的呼吸量約6-7L/min。而休閒潛水時耗氣量換算SAC,一般介於12-16L/min之間。商業潛水裝備重加上使用備用氣源,代表情況緊急,勢必造成潛水員換算下來的SAC增加,這邊用保守值預估30L/min。
從表格可以看到,同樣給予「5m3min的減壓停留」+「保守估計的9m/min上升」+「兩分鐘於最深處的緊急處理(發現情況、打開備用、通知岸上人員、收拾裝備善後)」。當15m及20m時使用3L 150bar以上的pony氣瓶還可應付。但是潛水員在30m的情況,總耗氣540L,對於需選擇6L 150bar以上的小氣瓶才足夠。
其實休閒潛水也是一樣,一個相對安全的潛水,就是要隨時計畫好plan B、甚至plan C,保持與潛伴的距離、注意彼此的深度、氣瓶剩餘壓力,畢竟你的partner就是你的備用氣源!有興趣的就可以自己算看看了~
問題:兩個人潛水,深度30m,共用氣源緊急上升(ESA),速度9m/min,12L氣瓶裡至少還剩多少bar可以讓兩人平安到水面?
*一般休閒潛水可以分算做/不做安全停留safety stop 的兩種版本,但是務必確認上升速度在18m/min 以下,可以直接代入用9m/min。
*上升速度控制除了聽潛水錶警示外,也可以觀察上升速度不超過的吐出氣泡上升速度
*計算時別忘記不同深度的AC會因為壓力增大而增加
*上升速度控制除了聽潛水錶警示外,也可以觀察上升速度不超過的吐出氣泡上升速度
*計算時別忘記不同深度的AC會因為壓力增大而增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