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分享] Kirby Morgan:商業潛水最有影響力的品牌

[分享] Kirby Morgan:商業潛水最有影響力的品牌

1965年,Bev Morgan(圖一左)從阿拉斯加回到加州,在聖塔芭芭拉市上遇到了Bod Kirby(圖一右)

當時Kirby手頭上有從Murray Black(原為鮑魚潛水員,後來加入鑽井深海商業潛水)手上賺來的錢,想組造一頂新的、free-flow、玻璃纖維的潛水面罩,適合採鮑魚潛水使用。因為Kirby沒有玻璃纖維製造經驗,他雇用了Morgan兩週以製造玻璃纖維面罩(圖二、開發的第一代Kirby Morgan潛水面罩),之後便決定與其成為商業夥伴。KirbyMorgan做銅製潛水帽的技巧,Morgan則傳授玻璃纖維的知識。

第一年,他們確認商業潛水的趨勢,由於深度變深、潛水鐘的使用變多,因此設備越輕越好。另外,由於Dan Wilson (首次商業氧氣氦氣潛水深潛:400英尺的潛水員)與日本橫濱潛水設備公司(Yokohama Diving Apparatus Company)仿製Kirby打造的氦氣潛水帽,更加速Kirby Morgan推動玻璃纖維潛水帽的計畫!

從他們的說法,除了他們有相關的設計與工程背景外,有兩個這個企業能夠成功的原因:
  1. 通常設計師或是工程師要使一個產品完美,就潛水設備而言,他一定本身要是商業潛水員。很多很聰明的設計師、設備製造者,他們忽略了潛水員使用設備時的不舒服,像是是否容易失溫?是否帽內二氧化碳累積過快?等等。
  2. 設計時必須要有:『是否可行?』的工業藝術家直覺。
  3. 設計時必須夠聰明想盡辦法把東西融合在一起。

幾年的努力下,他們成為繼希比格爾曼Mark V潛水設備後,商業潛水界標竿、標準與龍頭。他們的潛水帽、潛水面罩,是接續Mark V使用重裝潛水設備後,第一次可以著輕裝下水,兩者相差約100磅。




而幾個有趣的事:

一直到現在,Kirby Morgan的潛水帽成為市佔率最高的商用潛水帽。他們在每頂帽子或是面罩上,使用當時獨創潛水設備的『產品身份證號』,要求使用者依照各產品指示,做使用前後、以及定期保養檢測。這樣的嚴格規定,使依照其指示的使用者,因為潛水帽、面罩而產生意外的機率變得微乎其微。至今55年,該公司還沒有在潛水意外官司中打過敗訴。(意外多為使用者忽視產品使用前後的確認、或檢測)

另外,其實Kirby Morgan的潛水帽型號很多,但是主要可以簡單分成三類:面罩、玻璃纖維、不鏽鋼。



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分享] 「飽和潛水簡介」與歷史上第一個「商業飽和潛水」



[分享] 「飽和潛水簡介」與歷史上第一個「商業飽和潛水」


1965Westinghouse Underseas Division 公司,面臨到世界上第一個可能的商業飽和潛水案子:史密斯山水壩(Smith Mountain Dam)。該霸為阿帕拉契電力公司(Appalachian Power Company)所屬產業,啟用時由於強大的水流,將長140英尺、高200英尺的攔污柵沖進渦輪中。

要將攔污柵移除只有兩種方式:


a. 漏光水庫蓄了兩年的水,排除障礙後需兩年後才能啟用。

b. 找潛水員下去切割排除,計算總計800潛水工時,空氣潛水該深度一次僅能待30分鐘。

所以飽和潛水似乎成為該工程的最佳解法,即便當時除了海軍外還未有商業潛水實際操作過!

要聊飽和潛水,就要先簡單介紹減壓飽和潛水的定義。首先,我們知道潛水時承受的水壓,會使惰性氣體溶解在體內,如果不按規程減壓,惰性氣體將在潛水員的關節或身體組織中形成氣泡,會造成輕微至嚴重的減壓病,甚至會有致命危險。

二戰前後,美國海軍、英國皇家潛水隊(以及陸續組造潛水艇的各國),陸續發現人如果在高壓下逗留一定時間,其組織裡滲入的氣體就會達到飽和程度。只要壓力不變,即使再增加停留的時間,血液和組織里的氣體含量也不會改變。如果溶解量達到一定極限,不再增加,其減壓時間也可始終保持不變。

根據這一發現,潛水員在海洋的某個深度工作一段時間後,不必匆忙回到海面上來減壓,他可以繼續在海中呆下去,直到工作幹完後再返回海面,進行一次減壓就行了。這種潛水方法,就叫做"飽和潛水"。飽和潛水使潛水作業時間大大增加了,潛水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1. 在美國,第一次氦氣潛水實際應用是在著名的SS-192Squalus潛水艇)軍事救援上。從243英尺深的海底,使用潛水員以及潛水鐘,救出33名倖存船員

2. 1961年,哈佛大學航太物理畢業生Alan Krasberg在自家地下室 close circuit mixed-gas rebreather。他隨後在美國海軍的引薦下,加入Westinghouse Underseas Division 並簽5年合約。

3. Krasberg針對史密斯山水壩改造並發明了『Cachalot Bell system(圖三,Cachalot為法文的抹香鯨),該潛水鐘系統屬於甲板加壓艙系統。搭配甲板的壓力艙、潛水鐘,讓潛水員可以在岸上時即到達200英尺的壓力深度。該工程由於水溫約5度左右,也使用當時幾乎沒有人使用的Hot water suit。


4. 該工程潛水員每五天換班、休息、用餐、睡覺,都會上到甲板加壓艙內。食物與必需品或是垃圾、排泄物,則由外部人員利用最外部的加壓艙壓力平衡後取出。
5. 由於使用混合氣體,Krasberg依照美國海軍的潛水表時。工程初期潛水員有些微的減壓症狀,經過延長減壓時間後即改善。
6. 該工程成功將原本兩年的工程最終縮短為三個月內完工。之後飽和潛水陸續被用在墨西哥灣、英國北海、中東等地。
7. Alan Krasberg(圖四)在14歲時即組裝自己的rebreather,並於之後取得rebreather系統專利外(surface loop)、創辦General Diving Service(後轉賣給DiveX),他也同時是Kirby Morgan潛水帽17a共同改良人之一。


2020年3月18日 星期三

[分享] 防寒衣冷知識

[分享] 防寒衣冷知識


  1. 防寒衣材質潛水布(氯丁橡膠neoprene),原名Duprene,是由美國杜邦公司科學家於1930年發明出來,原始目的是取代昂貴的天然橡膠。
  2. 儘管發現適合各種工業、民生用途,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這項材料技術是被美國軍方所持有的。
  3. 現代潛水衣之父-Hugh Bradner,柏克萊物理學家提出:只要面料和皮膚之間有氣泡困住,成為絕緣層,便可以在潛水服面料和皮膚之間保留薄薄的一層水。 體溫可以將這一薄薄的水將迅速提升達到人體皮膚溫度,小氣泡則變成隔熱材料,而這套衣服不需要保持乾燥也可阻絕熱的流失。
  4. 第一個發明潛水衣的人-Jack O’Neill,衝浪界巨擎、第一個使用Neoprene在潛水、衝浪服裝製作。O’Neill這個品牌也持續至今成為衝浪、潛水服、服飾品牌。 
  5. 休閒潛水開始流行的時代,晚商業潛水約40年左右。一開始商業潛水員墨西哥灣使用Desco面罩潛水時,多穿工作服、網球鞋就下水。冬天時,則使用Jack Browne於海軍研發的乾衣(無閥),當時無閥的設計,造成擠壓不舒服。
  6. O’Neill潛水衣問世之後,墨西哥灣的商業潛水員成為該產品的忠實客戶。減少穿脫時間、增加便利性。


2020年3月12日 星期四

[分享] Kirby Morgan 潛水帽/面罩維護技士(一)簡介---技士證照能夠做什麼?

Kirby Morgan 的潛水帽是市佔率最高的商業潛水器材,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發明玻璃纖維系列並註冊了接“主備用氣源的帽側固定side block”。

Kirby Morgan 成立以來,雖然商業潛水從60年代末開始,在歐美、墨西哥灣、中東產業發展時,發生過無數的意外,但是Kirby Morgan從沒被任何個人、公司等提告或打官司中敗訴。主要的原因是,Kirby Morgan的潛水帽永遠都會需要使用前的維護、每月固定維護、每年拆解維修,所以Kirby Morgan在這些完整的使用說明、trouble shooting內保護使用者以及自己。

歷史的部分,之後再發一篇完整的介紹分享。

今天先介紹Kirby Morgan技士證照能夠做什麼?

Dealer: 基本上Kirby Morgan的潛水帽玻璃纖維部分嚴重損害只有指定dealer能夠進行維護,所以一定必須要送修。

技士:而有Kirby Morgan技士執照才能執行“自己的公司、或是各人的”每年的拆解維護,但是不能夠進行盈利。(維修盈利,只有Kirby Morgan與他的dealer夥伴才能夠收取)

非技士:如果是個人每天工作潛水,不需要潛水帽技士執照,但是還是需要執行潛水前、後的檢測紀錄。



2020年3月11日 星期三

[分享]加拿大學習商業潛水心得(二)


上次分享完在加拿大學習商業潛水後,收到蠻多人對於商業潛水好奇、或是想了解比較深入的疑問。剛好現在又是申請加拿大兩間college的最後時間,所以就提出幾個常見的問題,分享我自己的看法見聞。

(一) 做商業潛水的薪水多少?
由於商業潛水大致可以分成三種:occupational scuba(水肺)、surface supplied-air diver(陸上供氣)、Saturation Diving(飽和潛水)。
水肺---通常是外海養殖魚塭比較常用,如果是養殖業的水肺潛水員,時薪有20加幣~35加幣左右。甚至還有“按氣瓶使用量”計酬的,非常不合理。另外,水肺在商業潛水中比較常用在前期探勘、後期檢測等等,或是科學研究潛水、軍警辦案採證。
陸上供氣---這是商業潛水的主流,通常是165ft以內的深度。依照雇主、工作內容、個人年資、評價,薪水有差異。主要時薪約20加幣~40加幣,通常剛出社會的畢業生,25~30加幣之間是還可以的薪水,有些會有潛水加給、交通伙食補助。
飽和潛水---由於需要更多經驗以及額外證照(至少還要:飽和潛水證照、外海工作安全急救、潛水醫學技術士),所以一般來說畢業生無法一開始就入行。更別說上面三張證照費用合計約100萬台幣。不過,時薪部分依照雇主從85加幣~150加幣都有(有潛水加給)。基本上一次出海就是30天(=30*24小時),一個月後休假一個月。
(正職工作40小時以上1.5倍薪資、國定假日1.5倍薪資+假日pay,按件計酬或是飽和潛水除外)

(二)安不安全?
其實在這邊上過很多次安全講習,永遠都會告訴你:除了雇主,你也需要對自己的安全負責。
所以當問說安全不安全時,以加拿大境內的潛水勞動法規,絕對比水肺休閒潛水安全很多。因為最基本設備就是好幾層的back up累積保險。
所以真正工作時,只有你才能掌握自己的安全。應該要predive、postdive的設備就要做並留紀錄,自己的潛水時間、潛水日誌要記錄清楚並核對減壓表。

(三)商業潛水工作好不好找?
基本上只要不是瞎咖、不把自己名聲搞差,工作絕對是有的。
但是在這行很重要的是reputation(名聲),因為這邊的雇主絕對會去向你的前雇主查證,也會看你的推薦人是誰。表現好,通常你的顧主、老師,甚至是同學都會幫忙介紹工作。

(四)英文重不重要?
入學的標準是托福90分以上。
由於需要傳達專業知識,學習過程中你有能力catch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事後提問、跟同學討論。我覺得英文非常重要,因為潛水很大部分是陸上的溝通、甚至是與水下人員的溝通。基本上英文不好會沒辦法融入群體、跟同事同學聊天(老外真的很愛聊天)。

(五)體力重不重要?女生能不能學?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難回答...。因為每個人的接受程度不一樣、體能也不一樣。所以沒有真實帶過潛水帽、配上重量很難判對這個人適合與否。
像是有一個女生因為沒辦法在穿著全套裝備下(80LB~100LB 左右),爬上垂直的樓梯,沒有辦法完成訓練。
所以我只好在下面列了幾個給女的問題,讓大家問自己,如果都能接受(都能完成),妳體能可能是適合的。


心理:
a. 你會害怕在全黑的海裡工作嗎?
b. 遇到問題時,你會冷靜尋求協助、或是靜下心思考解決嗎?
c. 你能否接受跟一群臭男生一起上課?

身理:
d. 2km跑步你能否8~10分鐘內完成?5km能否25分鐘內?
e. 一分鐘仰臥體坐30~60下。
f. 俯地挺身連續可以30下。
g. 臥推重量100LB以上。
h. 單槓chin up 連續6~10下
i. 深蹲重量80LB以上。


男生由於爆發力比女生強,基本上只要有運動習慣、體態體能中等就沒問題了。這邊分享我的成績和另一位班上同學的成績作為參考:
我(換算成績95分):
2K-8分16秒
俯地挺身-63下
仰臥體坐一分鐘-60下
臥推-195LB
單槓chin up 14下
班上體能成績最後面的(換算成績47分):
2K-9分28秒
俯地挺身-40下
仰臥體坐一分鐘-32下
臥推-125LB
單槓chin up 8下

2020年3月5日 星期四

[分享] 你的商業潛水證照有效嗎?

[分享]你的商業潛水證照有效嗎?

花了大筆學費到國外商業潛水,你不會懷疑證照沒效,對吧?其實最好的方式還是上IMCA查證各國、各系統間證照的認定。並且畢業後,拿到證照證號後到認可機構網站自行核查。

但是在美國CDA商業潛水訓練中心發生一件很扯的事。一位商業潛水員剛從CDA畢業並且投履歷找工作,但是當公司與NCCER(國家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查證證書時,那位潛水員的基礎繩結固定合格資料並不在系統裡。另外,NCCER只有基礎繩結,且並沒有提供CDA做繩結教學認證。

當查證CDA Allen Garber,他回覆說:『我們依照NCCER相同標準進行教育。』

換言之,那張證照上面寫的NCCER基礎繩結固定,只是CDA內部審查的結果,並不具有效力。



2020年3月1日 星期日

James Cameron 執導的第一部潛水科幻電影 1989年的The Abyss

James Cameron 執導的第一部潛水科幻電影 1989年的The Abyss

這部關於深海救援、異形科幻、商業潛水的電影,算是詹姆士卡麥隆第一部深海電影。除了異形、魔鬼終結者等,深海系列一直都是詹姆士卡麥隆的最愛之一。

  1. 而這部1989年的The Abyss,演員們更是為了拍攝做各種潛水訓練。電影中演員使用的潛水頭盔、潛水背包,更是為了拍到演員清楚的臉,特別由專業商業潛水廠商Western Space Marine and Kirby Morgan打造。
  1. 為了拍演員的臉部更清楚,頭盔上的手電筒內部更有一個特殊鏡子,可以引導光線照亮演員的臉。
  1. 潛水背包的設計更特殊。有一條電線連接頭盔上的手電筒提供照明外,內部還有空壓機可以輸器給演員、拍攝人員,避免過多的上下更換氣瓶浪費拍攝時間。
  1. 另外有趣的是,這部電影由於幾乎都是水下拍攝,所以需要非常大的游泳池。當時詹姆士卡麥隆使用的場地是Duke Power尚未完工的核能發電廠核反應隔絕槽(直徑200ft/深度55ft/厚度4ft)。
  2. 在沒有屋頂的隔絕槽中,為了營造深海的黑暗,一開始工作人員打造巨大帆布遮住頂部,內部水泥全部塗上黑色塗漆。
  3. 但帆布遭到暴風雨吹走,使得整部片只能在夜晚拍攝(晚上6點下水到凌晨1點)。
  4. 開片場由於使用完畢後,電力公司已在附近位置蓋了新的設備,所以該片廠現今依然保存(報廢狀態)。


電影的部分就留給有效去的朋友自行觀賞~

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

[分享] 一個令人反胃的飽和潛水意外---泰勒潛水公司的緊急手術

[分享] 一個令人反胃的飽和潛水意外---泰勒潛水公司的緊急手術

今天來分享一個在歐美商業潛水、飽和潛水、離岸工作中,算是非常有名的真實故事。

潛水技術員(diving technician),是因應離岸石油工業需求飽和潛水的產生的職業之一,而查理·達夫(Charlie Duff)是首位、也是最有資歷的人之一。他1968年春天從海軍退役,抵達迪克·埃文斯潛水(Dick Evans Divers)為當時的美國油產公司J.Ray McDemott潛水分部。Duff正是McDermott所需的人才,不只擁有醫學和核子潛艇方面的背景,也在一流的潛水學校學習過氦氣潛水,並且曾經在美國海軍實驗潛水部隊(NEDU)服役。公司隨即將他列入員工名單,但由於公司的飽和潛水系統尚未建置完成,達夫(Duff)一開始沒有任何事可做。 經過八個月後,由於所屬公司的系統尚未完成,他覺得需要一些額外的東西來消磨時間,便接受了泰勒潛水與打撈公司(Taylor Diving & Salvage)前海軍同事的提供的離岸工作。他開始在離岸平台潛水站中,監督潛水員在艙中飽和狀態、並必要時提供醫療服務。就像他在NEDU所做的一樣,他製作了自己的醫療包,其中包含治療潛水事故所需緊急用具、靜脈點滴等。 

達夫(Duff)處理的最令人震驚的事故,是他在泰勒潛水(Taylor Diving & Salvage)早期遇到的一個高壓焊接工程。

丹尼爾·布恩(Daniel Boone)是三十多歲的經驗豐富的潛水員,他正在水下73米(240'/ 73M)的飽和潛水艙內其中一個廁所裡的馬桶上看書。

當時飽和潛水艙內,沖水馬桶的程序是:打開廁所內部的閥門,然後敲打廁所牆壁示意外部人員打開第二個閥門。當打開第二個閥門後,處於大氣壓力下的外部儲存罐會將馬桶中的排泄物利用壓力差吸入罐中。所以,除沖洗馬桶外,內部閥門應保持關閉狀態(當時操作室、廁所內皆有張貼說明)。

然而布恩(Boone)並沒有檢查閥門是否關閉。

當他仍在坐廁所上時,他要麼敲打牆壁要求沖水、或是說在隔壁廁所的潛水員要求沖水,而操作人員沖錯了馬桶。廁所沒有座墊下,儘管Boone體重正常,但他的屁股卻被馬桶緊緊密封,結果壓力的極速下降導致他的小腸和大腸被吸出體外。 

達夫(Duff)當時人在DVS船上,當他聽到發生了什麼事時,工作人員馬上幫他下降到達到240'/ 73M的工作深度。 潛水員將Boone放倒在他的身邊時,他的腸子還掛在體外但卻因為驚嚇而沒有應該產生的極度痛苦。達夫(Duff)給布恩(Boone)服用了鎮靜劑、用乾淨的毛巾和鹽溶液使腸保持濕潤,並通知水面工作人員去請外科醫師。

當時泰勒(Taylor)總裁在其辦公室裡的馬克·班賈維奇(Mark Ba njavich)給公司醫生林伍德·卡特(Lynwood Carter)打了電話,並請他馬上派一位作戰經驗豐富的前越戰野外科醫生到現場。林伍德·卡特(Dr. Lynwood Carter)便與維克多·特德斯科(Dr Victor Tedesco)一起搭乘直升飛機從特德斯科工作的醫院出發前往現場。 

當林伍德·卡特(Dr. Lynwood Carter)便與維克多·特德斯科(Dr Victor Tedesco)到達水下飽和潛水倉時,他們告訴布恩(Boone),除非立即開刀,否則他撐不了多久。因為從240'/ 73M處的飽和狀態減壓,大約需要60個小時;他沒辦法等這麼長的時間。因此在沒有全身麻醉下,他們用一塊膠合板跨過減壓內艙的兩側當作手術台,給Boone靜脈注射麻醉劑以減輕疼痛,然後將其從胸骨切開至骨盆頂部。 

這樣,通過手持潛水燈進行了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高壓結腸造口術(實際上是部分結腸造口術,因為未切除結腸。減壓後,剩餘的結腸造口術在紐奧良州一家醫院完成,該手術之後在也《美國醫學雜誌》上報導)。出乎意料的是,布恩在折磨期間從未遭受過任何痛苦。 

另一方面,據說卡特醫生評論說這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經歷。事故發生後,泰勒(Taylor)在每個馬桶座便器上都安裝了一個座便器,並設定好了座便器放下時,會自動關閉了沖洗閥,因為這個事件改變了潛水艙內高壓抽水馬桶的設計。 


(現在還營業的Taylor潛水)

(這是一個高壓洗手間,在1976年賣出了$ 6,000的高價。)

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分享] 你知道,潛水減壓表是將“羊”送進高壓艙內實驗研究演化來的嗎?

[分享] 你知道,潛水減壓表是將送進高壓艙內實驗研究演化來的嗎?

一個科學家如何利用山羊解決潛水夫病(Bend)的黑暗故事

(轉錄翻譯自 www.history.com The Dark Story of How Scientists Used Goats to Solve the Bends一文)


中文全文:

20世紀初,當醫生對潛水員(也有礦工)進行驗屍時,在他們的大腦和心臟中發現了氣泡。 實際上,氣泡如此之多,以至於當檢查員抬起心臟時,就會起泡沫,死亡原因是減壓病。 儘管醫生知道這種病的病因,但他們迫切需要一種預防這種病的方法。對於負責尋找解決方案的蘇格蘭生理學家來說,需要進行多次測試(至少85隻山羊)才能找到避免這種情況的方法。

任何在壓縮空氣下工作的人都可能患有減壓病

對於潛水員來說尤其如此, 要想深入潛水 ,需要呼吸更高壓縮的空氣以克服周圍的海壓。 當潛水員在底部呼吸壓縮空氣時,他們什麼也沒注意到(空氣看起來與表面上的空氣一樣)。 但是,當潛水員浮出水面並且水壓降低時,潛水員所吸入的壓縮空氣會從溶液中逸出,形成氣泡,就像打開瓶蓋時的一瓶蘇打水一樣。在身體內部的各種氣體中,氧氣很容易被人體吸收,二氧化碳很容易排出,但是氮氣的氣泡仍然存在。 氮氣穿過身體並進入關節,脊柱和器官。 

患有減壓病的人會經歷各種症狀,包括頭暈、雙眼劇烈疼痛,失明和麻痺。 因為減壓病,造成的死亡在當時很普遍, 減壓病也被稱為潛水員的麻痺和沈箱病,因為最初是在壓縮空氣下建造布魯克林大橋的工人中被診斷出來的。 這通常被稱為“Bend”(因為受害者通常會有軀幹彎曲的姿勢)。

20世紀初期,沒有防止Bend的方法,如果潛水員浮出水面並表現出減壓病症,通常他們會被送回海底或放置在一個被稱為潛水員烤箱的減壓室中,以吸入壓縮空氣迫使其體內的氮氣氣泡重新溶解。 通過反複試驗將其解壓縮。 (當時最好的建議是用每20分鐘上升一個大氣壓的方式將潛水員升起,但這幾乎是行不通的。)

1905年,英國海軍委託蘇格蘭生理學家約翰·斯科特·霍爾丹(John Scott Haldane)試圖解決了這一問題。 霍爾丹當時以對抗礦井中有害氣體的實驗和呼吸研究而聞名。 他和他的同事甚至親身參與實驗,他將自己密封在一個被稱為棺材的密閉盒子中,並記錄了他們用盡空氣時的反應。 

霍爾丹(Haldane)與皇家海軍協調了潛水測試,審查了醫學文獻,並採訪了潛水員。 他了解到,當潛水員停留在33英尺以上時,從未發生過減壓病。 在那個深度,壓縮空氣處於大約兩個大氣壓的壓力下,是地面上氣壓的兩倍。 霍爾丹(Haldane)認為,如果潛水員可以在暴露於兩倍氣壓下浮出水面而沒有任何不良影響,那麼任何人都可以承受立即下降一半的氣壓,而無論深度如何。他假設如果潛水員下降到300英尺,克服水壓所需的壓縮空氣量將剛剛超過148/平方英寸(psi)。 潛水員可能會立即上升到134英尺(此時壓力為74 psi,一半),而不是逐漸上升。 等待一段時間讓身體調節並消散氣泡之後,潛水員可能會上升到51英尺(壓力剛好超過37 psi),然後依此類推,直到他能夠浮出水面。 霍爾丹稱他的理論為減壓

為了檢驗他的假設,霍爾丹下令由皇家海軍的蓋本·達曼特中尉,專業潛水員和業餘科學家以及生理學家埃德溫·阿瑟·博伊科特(Edwin Arthur Boycott)在倫敦的李斯特預防醫學研究所進行實驗。 研究人員首先將小鼠、大鼠、豚鼠和一頭母雞放在大型實驗氣罐中,用壓縮空氣填充然後抽空,以對牠們進行實驗。 結果沒有定論,因為這些較小的生物比人類更快速地交換氣體。

研究人員考慮了猴子、狗和豬等替代品,但是這些動物太小或是難以獲得、或是呼吸交換率與人類相差甚遠。最後他們定案使用山羊,他們並計算出成年山羊的呼吸交換速率是成年男性的1.7倍,並開始對這85隻山羊進行了一些嚴酷的實驗。研究人員將最多85隻山羊放進室內,放出壓縮空氣,等待,然後將壓力恢復正常,最後再將它們放到研究所的院子裡進行觀察。

就像人類一樣,山羊有不同的症狀表明彎曲。 一些拒絕食物、其他因疼痛而流血、一些癱瘓了(暫時或永久)。其他則表現出膝蓋受傷(因為氣泡會留在關節中)。有些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其他的則死亡。 研究人員並非完全沒有同情心。 他們試圖將實驗限制在他們認為不會徹底殺死山羊的範圍內,而處境非常艱難的那些則被安樂死。 在所有這些實驗結束時,有一隻倖存的山羊被達曼特中尉當作寵物飼養。 通過這種方式,研究人員證實了那些分階段減壓的山羊不會遭受Bend的折磨。

下一步是人工測試,專業潛水員安德魯·卡托(Andrew Catto)自願參加了這項工作,像山羊一樣,進入實驗室並經受高達94 psi以上的壓縮空氣沖擊,然後從那裡進行減壓。 經過反複試驗,沒有彎曲的跡象。 現在是進行真實世界實驗的時候了。

19068月下旬,霍爾丹,卡托和達曼特,將魚雷艇HMS Spanker駛入了萊德斯特里文湖的深水區,離克萊德峽灣僅咫尺之遙。 達曼特(Dantant)和卡托(Catto)適合穿著笨重的潛水服(重達200磅)。 潛水員通過空氣軟管和救生索(life line)與魚雷艇進行物理連接,救生索的上空繫有與地面進行通訊電線。測試潛水由CattoDamant進行,他們在湖裡呆長達一個小時, 時間到了後,從90英尺被提升到30英尺,這是可以安全減壓的最淺深度。 他握住救生線,用力揮舞著他的四肢,以為這將有助於更快地分散氮氣氣泡。五分鐘後,他被拉到10英尺高又等了10分鐘,才上岸。他並沒有Bend的跡象。

測試持續了一個多星期,但並非所有測試都按計劃進行。 828日下午,卡托(Catto)跳下180英尺,但在他上升時,他發現自己的救生線已經糾結在其他物件上無法活動。 雖然這不是一個可怕的纏繞,但這是前所未有的深度,並且潛水手搖泵的泵在輸送空氣時遇到了麻煩, 這使得Catto變得遲鈍。卡托最終得以解開他的繩索,但等到他解開時,他已經在180英尺28分鐘。是一個當時在現實世界中,從來沒有人接觸過如此高壓縮空氣潛水(超過90 psi)。為了在保護Catto,研究人員非常小心,並用9個停頓台對他進行減壓。 Catto花了90分鐘到達表面,並沒有出現Bend的跡象,只是精疲力盡。卡托(Catto)在第二天就開始潛水,三天后,達曼特(Damant)下降到史無前例的210英尺深度,創造了世界紀錄,他也沒有出現減壓病的跡象。

測試圓滿成功後,霍爾丹(Haldane)發布了一系列潛水表,很快被英國政府採用,隨後不久又被世界各地的潛水員採用。 然而這些減壓表格,構成如何保護潛水員的基礎。

如今,分階段減壓仍在使用。 2014918日,埃及跳水運動員艾哈邁德·加布(Ahmed Gabr)在紅海中潛水332.35米(1,090英尺),刷新了深海水肺潛水的世界紀錄,壓力超過472 psi 當加布(Gabr)花費14分鐘到達那個深度時,他花了13.5個小時減壓到地面。

[心得] 從商業潛水的角度看一般休閒潛水

[心得] 從商業潛水的角度看一般休閒潛水

先說結論:

a. 休閒潛水某種程度上非常危險,如果潛水員不能了解所有可能出現危機,相對是讓自己暴露在高風險下。
b. 如果去度假我還是會潛水,但是絕對要抱著出事能夠自救的意識。
c. 只要能避免DCS和溺水、被生物攻擊,基本上就能排除大部分的危險。


每次看到有人分享類似從不會游泳到考上AOW”或是潛店打出不讓你變潛水孤兒的招生名號、甚至是氣瓶壓力錶在身後亂晃的照片時我都蠻不以為然的。先說最基本OW潛水員,兩次泳池課、4OW氣瓶、筆試及格,他就能跟朋友租裝備氣瓶到任何合法的水域潛水,不用報備任何人、沒有任何的急救措施。OW課程即便有練習緊急上升,但其實沒有真的教學生怎麼自救(Rescue課才會沾上邊)。

試想真的在水下遇到first stage漏氣、或是second stage 故障 free flow,甚至與潛伴分開了,有多少人能心平氣和的緊急上升、或是在水下排除狀況?到水面上了,是不是還能記得要丟掉重量維持正浮力?潛水前,有多少OW潛水員會檢查自己的設備?租借的設備是否定期保養、定期校正?當一個一級頭使用過久內部生鏽的結晶,潛店是否清理?或是哪個倒霉鬼剛好在水下吸不出氣?


比較商業潛水強調的Redundancy System,備用系統絕對是必須的。反之,休閒潛水幾乎都沒有備案,造成潛水員意外後的風險提高。但是還是能提高休閒潛水員應有意識,保護自己。

(一)供氣系統:除了自己的氣瓶外,就是潛伴的備用二級頭+氣瓶。所以下潛後,務必不時地檢查自己和潛伴的壓力錶、兩人保持輕鬆可及距離。

(二)急救系統:到潛點後的通訊、diver alert network聯絡資訊、最近的減壓艙,除了電話通常潛店會準備,其實DAN和減壓艙好的潛店也必須要能提供。簡單的急救系統,則有足以從潛點到醫院的氧氣瓶、急救箱、毛毯...等。另外,如果是走上好一大段路才到的潛點,那下水前你可以問看看如果潛客出意外了,救難人員怎麼進來?或是你們怎麼把人帶出去?

(三)設備:潛水前,請務必確認氣瓶有定期送測,如果氣瓶、空壓機沒有檢測紀錄的,基本上可以換一間。(基本上送測完會有刻字,16+一大串數字規格,就代表2016年檢測)另外,可以從提供的設備新舊大致判斷是否有故障疑慮。

(四)隨時想好下一秒是最差的情況,並與潛伴事前溝通好:這就可以打臉潛水孤兒這件事了。如果你是孤單一人的潛水員,通常你的潛伴就是潛導,基本上會比跟一個陌生的潛水員配不尷尬,也不用特別去適應個性。


另外,有意識、能自由活動下,最差的情況在休閒潛水中就是沒氣、緊急上升,氣不夠,罹患barotruama或是DCS。所以,你能做的就是確保你能在剩餘的氣體下正常呼吸回到水面上。

[分享] 買商業潛水設備、零件的方法

[分享] 買商業潛水設備、零件的方法

先前有人私訊我能不能幫忙買台灣買不到的Kirby Morgan水下焊接護目鏡。(台灣沒有dealer

再加上這幾天我自己在戴硬式隱形眼鏡做Sur-D-O2時(陸上減壓),遇到出減壓艙後視線模糊的問題(很可能是鏡片與眼球之間為小氣泡造成),想來想去還是買Kirby Morgan正版lens kit比較安全實在。相較台灣,在國外配眼鏡幾乎都需要眼科處方籤,除了工程浩大外,更傷荷包。所以在網路上下單後寄到台灣,請朋友下次再幫忙帶來。

這邊就分享幾個我平常會買設備的網站,告訴大家可以如何買、哪裡買、在台灣怎麼集貨省國際運費!希望能給有需要在台灣買設備的朋友參考。

(一)首先,是哪裡買?

美國網站:
Dive Helmets (商業潛水)
American Diving Supply (商業潛水)
Leisure Pro(休閒潛水)

歐洲網站:
Scuba Store(休閒潛水)
Model For Divers(潛水員模型網站)

(二)如何買?

通常買設備最怕的是有分尺寸的問題,這個時候建議一定要試穿過,或是去查官方網站的尺寸對照表。
確認完尺寸後,下單付款通常需要用信用卡或是paypal,建議使用信用卡合併網購回饋使用。不得已要用paypl的話,務必要選擇用外幣扣款,避免paypal的坑人匯率。

(三)如果在美加英澳,要怎麼收到商品?

通常網站都會有超過多少額度免國內運費的規定,如果剛好符合資格是最節省運費的方式。
另外,一般來說國際貨運都會有關稅,這部分可以在網站上先付,或是所在國的快遞公司代收。
如果在台灣要買美國網站的東西,個人認為最省錢的方式除了寄給剛好要回國的朋友請他代運外,美國台灣集貨網站是很好的選擇。

以我買總重約2磅的小零件來說,官網選UPS國際運費寄台灣約120美金。但是我用Maybuys.com代購轉運從美國寄到台灣指定住址只要150台幣。

整整差了25倍。

(四)會不會有假貨、瑕疵品?

我必須說,上面幾個網站除了leisure pro有二手競標外,全部都是新品,而且都能退貨。個人而言是還沒遇過假貨的問題。
甚至買錯退貨有都還沒遇到問題過。

(五)商品標價呢?特價品?!為什麼之前看到的潛水錶,今天看就沒了?

通常美加商業潛水網站都很少直接標價在網站上,需要註冊會員才能看到價錢並下單。一方面是避免同業競爭,一方面也是各個網站(經銷商)針對不同商品有自網站的定價策略。

然而休閒潛水購物的網站,通常定價都比台灣潛水店定價低非常多!!!
但是有些品牌,當你國別選擇台灣後會消失不見,(例如SUUNTOMARES)主要是要保護台灣簽約經銷商。

當然直接跟國外潛水商品網站買的缺點會是售後保固都必須直接找原廠、或是由原廠轉介給經銷上。